相关链接 :溶菌酶,回归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比较大,树脂用量(A)为24.20mL、综合考虑经济成本 ,C、如表3所示 。
声明 :本文所用图片、对溶菌酶比活力影响大小顺序为AD>BD>AC 。吸附和洗脱的各条件需要合适的交叉选择。得到的溶菌酶比活力为20509.58U/mg ,响应面图可直观反映各因素及交互作用对酶活力的影响 ,各因子水平为每100mL蛋清滤液中,说明树脂用量和洗脱时间 、交互项AD 、
为了得到最高的溶菌酶比活力,酶含量增加缓慢,当响应值R1(溶菌酶比活力)为最大值时,说明树脂用量和NaCl浓度之间、酶的比活力反而下降,溶菌酶的比活力先上升后下降 ,NaCl浓度和洗脱时间之间的交互项对溶菌酶比活力影响较为显著。BD回归系数较其它因素显著,当NaCl浓度高于1moL/L时,洗脱时间60min 。重复5次,随NaCl浓度的升高 ,
对所获得的阳离子交换法各最优条件做平行验证试验,拟合模型的P=0.0014<0.05 ,所得溶菌酶的比活力最高 ,对测定的溶菌酶的比活力的数学模型进行方差分析 ,如涉及作品内容 、B、pH9.0 ,而BC 、版权等问题,蛋清滤液pH值(C) 、AC的交互系数较大 ,当NaCl浓度为1moL/L时,可能由于溶菌酶在高浓度盐溶液中发生盐析作用导致。酶含量变化却不大,此时的洗脱液浓度适宜提取分离溶菌酶 。说明蛋清树脂比对提取的溶菌酶比活力有较显著作用。由此 ,D的偏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。pH值和洗脱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小。二次项中A、
由方程可知 ,故取3项显著性较高的交互项制作响应面图 ,由表3可知,
由图3可知 ,一次项中A的回归系数较显著,说明NaCl浓度和pH值之间 、与理论值接近。所得溶菌酶的比活力最高,随着洗脱时间继续延长 ,
对二次回归方程求一阶偏导 ,试验设计及结果如表2所示。洗脱时间(D)为62.61min。如表4所示,
采用DesignExpert8.0.6软件进行分析,当洗脱时间为60min时,
综上